易飞滔Todd | 次生进化

读书列表2009

《飘》

2008 年 04 月 02 日

1,作者米切尔,人物郝思嘉,演员费雯丽,据说三人都是天蝎座。

2,作者先写完的是最后一章,《飘》几乎是她的唯一作品,因为不胜成名之累。

3,充满缺陷又惹人爱的女主角,被誉为美国精神的象征。穷苦中拔萝卜充饥时的宣言“再也不要挨饿,包括我的家人,即使去偷去抢甚至杀人”,结尾时似乎终于懂得珍惜爱情却被抛弃时的“明天又是新的一天”都令人难忘。时至今日,艺术形象中泛滥的仍是灰姑娘,而郝思嘉实在是独特。

4,本人对于美国南北战争的浅薄认识被本作颠覆,这是一部心灵史诗,战争乃是文明冲突的剧烈化,南北文明在作品中如两股对流之水,也令沉渣泛起。

5,白瑞德对郝思嘉的爱纵容而不卑下,男人典范。但最后的离开是感情枯竭还是自尊所致呢。据说有对本作的狗尾续貂,大团圆结局,原来不只是国人喜欢这样。

6,艾希礼看清了显示却无法融入现实,人的道德自压可见,顺流者昌,逆流者亡,但并非仅需认准方向。

7,得不到的是最好的,这似乎是郝思嘉对爱情的错觉。金钱是最重要的,其实需要的是它带来的安全感。

8,作品中有不少出色的景色描写,空旷的美国乡村风光实在令人向往。

9,黑奴原来也是分等级的,“家务黑人”会往往瞧不起“大田黑人”。与主人关系亲密的黑人常常颇有权威,乃至歧视下等白人。

《万历十五年》

2008 年 04 月 20 日

1,作者说这个时代的大失败,并非为了全盘否定中国文化,但以我浅薄的理解,掩卷唯有叹息:四百多年过去了,中国已翻天覆地很多次,然而导致那个时代崩塌的文化毒素仍在肆虐。

2,中国的政体早熟,家天下模式以德治国。

3,“圣人”统治者不受人民的约束但有强大的道德枷锁,欲锁天下先锁自我,明代乃至中国古代的君王没有几个心理健康的,很多人当皇帝实乃勉为其难。皇冠上的珠帘体现的庄重,同时也约束了皇帝的坐姿。

4,作者的“大历史观”更像是真正的人民史观,强调的是历史人物在大环境下的作用,不纠缠于细节但不乏管中窥豹。

5,体制如果缺乏自我优化的能力,体制内的任何人都将无能为力,直至其崩溃。

《遥远的救世主》

虽然作品中有不乏作为速度文本的要素,商战、枪战、别样的爱情、高雅的音乐、天国的女儿,但这一切构架的是对救主文化的探讨。

丁元英的商战布局,大智若愚,是献给女朋友芮小丹的礼物。什么样的扶贫才是真正的扶贫,国际歌说:“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中国人唱的是“中国出了个大救星”。丁元英站在让被救之人自我觉解的角度去“扶贫“,救主乃是自我,所谓”遥远的救世主“乃是弱势文化心理的暗像。仅从一句”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可见一斑,以此为标准,卖红薯的竞争当是空前激烈啊。

这个话题太宏大,估计作者豆豆(说起来她还真是神秘)也看不到边界,所以女主角自杀了,男主角失去了重要的寄托,不知前路几何。那些高调的论道,是以略显悲凉的画面结束的,正如这个国家仍然在救主的幻影中彷徨。

《京华烟云》

2008 年 05 月 10 日

知道这个作品还是因为电视剧的宣传,可见本人所受教育之可悲,在一个危亡勃发的年代中,我只知道鲁迅,而且还从来没有去自己理解过,有的只是教参的解读。

林语堂不是鲁迅,他温和的想把中国传统美得一面展现给西方世界,本欲翻译红楼梦,因觉时代差异西方人无法理解而作《京华烟云》,原文是用英文写的,大牛啊。 如果读者很喜欢主人公姚木兰,可能会觉得小说中她的戏份还太少,实际上本作是清末民初的一幅群像,主要集中于传统的上流社会。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贵族眼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它远不是简单的用腐朽就可以概括的。

历史的巨变中,中国文化的魂魄未散,它的包容性之大已为历史证明,也还在被证实的过程中。强大文明的强大在于吸收与消化的能力,自我进化的能力,拭目以待中。 本作中有零星的历史背景介绍,林语堂的优雅甚至体现到了他对日本人的咒骂中,有大段的对中国文化现象的介绍与分析。作为今天的我而言,很多地方竟觉新鲜。

高雅或许不是拯救中国的核心力量,但是中华文明的复兴却不是枪火可以带来的。

《暗算》

2009 年 01 月 10 日

读麦加的第一部小说《解密》还是五六年前的事情,当时被那种带着奇幻色彩的解密天才的描写深深震撼,而《暗算》因电视剧而走红,又获得茅盾文学奖,其实个人感觉对比《解密》,《暗算》的人物更加多样,但就阅读体验而言似乎进步不多。

文学作品多描绘不凡人物的不凡人生,而小说中人物常常感慨不能过平凡的生活,读者既欣赏与自己人生不一样的精彩,又感慨原来的平凡也是幸福的,于是满足感油然而生。

《暗算》中的天才们的命运在我们常人看来是极其不幸的,他们投身残酷的事业,甚至不是因为传统主流语义中的原因,他们的结局如蝴蝶断翅,如水晶脆裂。 算不透的是命运,尽管解开它的密码都在人的性格所处的环境中,却复杂的像一个随机方程。

《麦田里的守望者》:迟来的青春期——给自己

2008-11-30成都

七年前,看到过一个柔弱的男生在看《麦田里的守望者》,却已经记不起看书的同学的名字。我不曾想去了解一本有着奇怪书名的小说,我的全部课外读物来自教育部推荐的书目,也许再加上《读者》和《杂文选刊》。我待在高中的果壳宇宙中,曾经幻觉自己是个爱好学习的人。

七年后,回首过去,原来我只是善于在试卷上猜测出题人要的答案。我在现实的工作面前烦恼着成长,对这个社会模糊地认知在某些角度渐渐清晰,常常不免生出一些愤怒,乃至自嘲是个愤青。

在中学时期闭门学习和娱乐,在大学时代闭门娱乐和学习,好好学生一枚。想不到现在居然常常愤怒了,这真是迟来的青春期啊。中国的传统说法是人的成长要经历“正、反、合”三阶段,看来我的“反”来得太迟,于是会和书中的中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

作品中的主人公那种基本上谁都看不惯的态度,真是契合了我在断断续续靠手机读完本作的将近一年的时间里的该死的心境。主人公在对现实强烈的不满中隐含着暴烈与温柔两种要素,暴烈几乎想让他自我毁灭,温柔让他无法丢弃那不死的美好。

自然人拥有单纯的道德,但在强大的体制面前如果不慢慢演变为一个组织人则很可能过得很痛苦,单纯的“反”下去不会有任何作用,如果决绝,则如那些卧轨跳海的诗人。本作很好的描述了一个男孩成长中“反”的过程,那些逆反是人必经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也许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来于此。小说中主人公怀着在麦田里守望小孩子的单纯理想或更确切的称之为意象,没有再去写他的结局是疯狂或是冷静,但我想抱着这样的意象一定是会冷静下来的。

小说没有写“合”的过程,尽管那些逆反的心态让人感同身受甚至觉得酣畅淋漓,但是成长要求我去与社会契合,这个过程充满了痛苦与不解,看见不同颜色的洪流,不知道要跳进那一股;被冲刷,被浸染,需要去找到一个中庸的支撑点。但是我之为我,一定是需要坚持一些什么的,那些叛逆的烦闷,不羁的奔想,如果不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一些烙印,那真是虚妄青春,错过此生。

《偷书贼》:一个偷书贼的小感想

2009 年 10 月 21 日

特别介绍:偷书往事——分两次偷到的《偷书贼》——被星星灼伤的眼睛——还有,捉摸不透的人类。

《偷书贼》在国内的小热度约莫是出现在2007年末,第一次看到这个书名,我就难以抑制的想要去一睹究竟。因为尽管从未跟人提起,我也干过偷书的勾当,但是现在不是一个回忆这些往事的好时机,或许等到要以写回忆录为乐的时候,会详细的来说一说,但这些往事不知为何时常有历久弥新的感觉,或许是因为作为一个乖孩子成长至今干过的坏事太少吧。 现在我能说的是,我理解“偷书贼”的感受,“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这是爱书人无可奈何的辩白。

在电视电脑各种四四方方的屏幕被弄出来之前,四四方方的书是最大的沉迷系统,文字可以是天使、可以是魔鬼,它沉淀的是人类文明的智巧。破格获取往往也是在穷困书虫考虑之列的。 应该说,我现在依然是一个偷书贼,只不过是点鼠标偷书而已。我把《偷书贼》列入了想看的书列表,但却不愿意花一分钱,直到2008年网上出现电子版,但作为对我偷书的惩罚是,这本电子书只有前五章,我懵然不知,拿着手机一头扎进去,最后发现自己只偷到了一半,真是看小说的惨剧。都偷了一半的书绝不会去买,我等啊等直到最近找到了全本,然后一口气读完。是的,偷书贼说起这些都总是带着可耻和莫名的骄傲的。

《偷书贼》小小的探讨了一把书籍对人的影响。书籍文字是一种话语权,可能成为强权奴役人的工具,也可能成为弱者心中强大的光辉,这取决于你是否有自由思考的能力,还是只是让人一遍遍的在脑子里跑了马。 本书使我记忆最深的是一句是“星星灼伤了我的眼睛“,发自见不到阳光的躲藏在地下室的犹太人之口。这是一种无法想象却又可以想象的凄凉的美丽的场景。无法想象,因为他那特殊的悲惨的处境;可以想象,因为人之间的刻苦折磨从未停歇。

《偷书贼》这个故事里有养父母和养女、有两小无猜、有专制与狂热、有巧合与自作自受,有毁于一旦和劫后余生,这本来可以写成一个充满悬疑的形式,但是作者是用死神(一个在二战中忙的晕头转向的家伙)的口吻来说的,或许对于荒谬的二战,死神比较有发言权。作者不厌其烦的提示结局与故事发展进程,让那种喜欢瞄一眼结尾的人失去了乐趣。可是当一切走向必然的已知的结局时,让我们不停地问为什么,这不是简单的命运二字就可以一带而过的。

死神的答案是:捉摸不透的人类。我想我没有更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