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飞滔Todd | 次生进化

干货的问题在哪里

在我们湖南老家,夏天的时候,一场雨水一天阳光,地里的蔬菜就会噌噌噌的长,多到吃不完,那个时候,我妈就会把黄瓜、葫芦瓜、豆角等等简单处理一下后都拿去暴晒,做成菜干,冬天的时候,放到腊肉火锅中,某种程度上菜干是蔬菜味道的精华,所以吃起来相当美味。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看书看文章也喜欢起干货来,经常看到有人会评价说,这本书不就是说了一个什么什么道理么?需要说这么多页么?我用100个字就概括了。当然不排除有一些书会为了多卖几块钱而注水,但是很多时候情况不是这样。

一本书往往只写了一个主题,或者讲了一个故事,比如《断舍离》想要教你如何反思消费主义,精简自己的物品,《西游记》讲的是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结果他们去到了真经,都成佛了,这两本书的书名都很好,看书名就知道了书的主要意思,如果要看最干的干货,看书名是不是就足够了呢?阐释和详述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呢?

吃蔬菜时吃进去的水分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为了迎合爱干货的人,现在像《罗辑思维》之类的还提供了微缩书的服务,把一本书的干货挑给你看,看这样的浓缩和看原书有什么区别呢?我觉得有两个区别。

一个主要的区别在于细节可以带来可信度,回归到我们看书的目的,对于非虚构类的书一般带有一定功利性,我们一定是想解决某些问题或者获得某些思想采取读书的,如果我们看的书没有值得我们去相信的东西,那显然没有看的必要,但是缺乏细节会使得我们只是在眼前晃了一些概念,而没有真正理解这些概念,把它们训练成大脑中的一种模式,因此去践行这些方法或思想的可能性就很小,看干货的结果就是看的时候觉得说得似乎都挺好,但也仅此而已了,看虚构类的书就更需要细节了,否则就完全沦为了装逼行为,而不是从故事中去寻找愉悦与精神享受。

另外一个区别在于细节带来的意外启发,一本好的书是作者的思想流露,尽管它有主要的话题,但作者往往也会偏题,这种偏题可能带给读者意外的收获,比如喜欢美食的人看《红楼梦》可能学会了做几道菜,看育儿的书提高了沟通能力,改善了自己的社交关系。

干货存在的意义除了给假装努力的人安慰外,还可以给真正努力的人一个目录,但也仅此而已。

真正好的东西值得反反复复从不同的角度去阐释,正如蔬菜还是带着水更原汁原味一样。浓缩的是精华,但也可能是一厢情愿和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