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飞滔Todd | 次生进化

对妇女节中“妇女”一词的思考

每年的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它起源于美国女工争取平权的运动。妇女这一词,本来指的是14岁以上的女性,但是在中国,妇女的形象不知为何逐渐等同于已婚女性,或者是中年女性,可能因为妇这一个字,在中文中固有的含义,导致了妇女节这一内涵的混乱,妇女节想要指代除女童之外的女性的企图几乎彻底失败了,反而将3月8日固化为已婚女性乃至中年女性的节日,而其他女性不愿意被称为妇女。

由于这一词义带来的混乱,所以我们可能无法去指责年轻女性和未婚女性对妇女一词的反感,然而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当下,这一混乱被放大了。在缺乏一个词统称所有的女性时,女生乃至女王等称呼出现了,然后它们的出现不但没有弥合分歧,反而带来了理念的混乱,对男女平权带来了及其恶劣的影响。

女生这一词,提出来时就和妇女对立了,女生的基本意象是年轻的、不事生产的,需要男性呵护的,而妇女的意象则有几分灰头土脸,这种对立的直接表现就是3月7日被年轻人,有其是国内的高校,变成了女生节,其传统是高校男生通过各种形式,尤其是标语向女生献媚,哪些标语一般都透漏出强烈的求偶荷尔蒙信息,而私底下流传的段子,将3月7日与3月8日的差别定义为“只差一日”。在这种3月7日的意象中,女性是需要被呵护乃至被包养的,在中国男女比例失调的现实下,女性在婚姻市场中拥有较高的议价权,但是这种议价权的女高于男并不等于女权的胜利,女性往往只是卖了个好价钱,男性为此背负的“有车有房、父母双亡”的择偶标准,将女性的价值标准简单化为金钱,而完全看不到女性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

最近几年,互联网电商崛起,将每个节日打造成购物节是他们的不懈追求,所以现在3月8日被他们称为“女王节”,这是一种精致的讨好,无论你年轻与否、已婚与否,都被女王这一词统一取代了,但是,这个世界上现存的女王没有几个了,怎么可能每个人都是女王呢?在这里,女王的意象是颐指气使的,“老公,付账!”,这或许就是电商最想要的女王形象。男性为女性付账,或许并不是什么坏事,但是如果把这种行为形象化为一种标准,则是实际上对女性的物化,她们变成了一帮只知道花钱的人,那么男性为什么要心甘情愿的为她们付账呢?在这个苍白的女王形象中,能够解读出的可能还是只有女性在婚姻市场的高议价能力了。在消费主义语境下,女性的独立、骄傲被解读为随心所欲的买买买,女性退化成了这个社会的宠物。

所以我思来想去,或许只有叫女人节才能弥合这些分歧,指代到所有性别特点已经明显的女性(即儿童之外的),它的内在价值本应该是妇女节的本意:争取男女平权,女权即人权,而不是让男性带着色眯眯的有色眼镜鉴赏,让男性付账,随心所欲买买买的物化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