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飞滔Todd | 次生进化

学习问答集2019

0 为什么要写一个问答集?

最近集中读了很多关于学习科学的书和资料,想初步整理一下自己的一些感受与想法,但是写成架构式的文章可能需要一本书的容量,自己还远远不够,对这个领域的研究初步计划是五年时间,这篇文章就算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吧。

1 为什么要关心学习这个话题?

私人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自己学习人工智能等复杂的技术时遇到了很多困难,二是想给自己孩子带来身体力行的经验。从更大的视角看,人类的学习机制远比目前的机器学习复杂,基于脑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等的发展,学习科学虽然有了一些成果,但更多的还是未知,而且这些有限的成果也远没有得到有效的推广。和医学一样,学习中的个人体验很重要,因此习俗、偏方,比起科学的结论往往更有生命力。程序员是最能感受到学习重要性的职业之一,新的技术层出不穷,而每一行代码背后,可能都是取代一个做着重复性工作的人。在互联网越来越抹平信息鸿沟后,我们看到富豪榜中越来越多出现的是学霸,这是认知优势取代信息优势的一个写照。无论是出于考高分、赚大钱的功利目的,或者是追求真理的喜悦,学习都是必须的修炼。

2 学习仅仅是学生的事情么?

把读书学习等同于在学校接受教育,考高分拿文凭,是对学习最大的误解。如果你去实现过“愚蠢”的人工智能,就知道每个孩子都是学习方面的天才。然而,体制化教育的失败者极可能熄灭学习的初心和热情,而体制化教育的成功者,也可能在社会上遭遇失败,被当作读书无用论的典型。很多人的进步停留在工作的头几年,最后一次的大规模学习只在适应工作时被逼的。当他们为人父母,虽然自己的知识水平已经停滞,却又期望自己的子女成绩出众,在教育培训机构“月薪五万养不起一个娃”的软文中焦虑。然而学习本质上不过是生而为人的一种本能,而一般意义上的所谓读书,不过是学习途径中的一种。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又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不可能说得比他更好了。

3 在所有关于学习的观念中,最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

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抛弃对智商和能力的“整体理论”,拥抱“渐进理论”。简单点说,就是不要相信智商和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不可改变的,而要相信智商和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提高的。用天才和普通、高智商和低智商、聪明和愚钝来做二分法,是对人进步的最大伤害。不可否认人有天生的差异,但以常人努力之程度,往往还谈不上比天赋。如果所有人的能力形成一条谱线,那么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位置,它不是二分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每个人都会碰到自己能力的天花板,即使是天才的科学家也不例外,他们也可能终其一生弄不明白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能力天生差一点,又相信这是不可改变的,显然能力是不可能提高的。而一个人如果能力天生比较好,但相信这是不可改变的,当他遇到天花板,遭遇困难和挫折时,就会怀疑自己的智商和能力,不可避免地失败或逃避,这就是所谓的只有小聪明,没有大智慧。不同的信念坚持一生,会是天差地别的结果。而且,这不单单是信念,脑科学早就证明了人的神经细胞是可以一直新生的。

4 是努力重要,还是方法重要?

这自然是一个伪问题,答案当然是都重要。但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什么样的努力是正确的努力。在传统观念中,学习被视为一件严肃的事情,正襟危坐,头悬梁锥刺股才是正道。对那些学习成绩好但看上去不是很努力的,我们称赞他天资好,还鼓励他们不要浪费了自己的天资,应该更加努力,而那些看上去很努力但成绩一般的,我们也会不吝夸赞他们的努力,比起那些成绩差又不努力的学渣,总是要好很多。反复阅读学习材料,在书上划重点,做漂亮的课堂笔记,是常见的被科学研究证明无效的学习方法,这类方法的共同特点是会花费学习者不少时间,做一些停留于资料的努力,再清晰漂亮的笔记,不能转化到自己脑子里也是无用的。一切有用的方法,都要基于主动性的原则,想要努力真正弄懂所学的东西,这里面不能有丝毫的自我欺骗,被无知击中的感觉很难受,躲在自以为是的努力中很舒服,但从来就没有轻松学习的方法。

5 为什么考试很重要?

一个最常见、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考试。考试仅仅被当作检验学习成果的工具,分数成为唯一的追求目标,要么唯分数论,要么大谈素质教育避谈考试,是我们对考试这个工具最大的误解和浪费。首先,考试是消除“我已经学会了”这种幻觉的终极武器,反复看教材或笔记,总是会产生这种幻觉;其次,考试会强制你回忆学习的内容,是巩固记忆和理解的绝佳方式。 一个好的老师总是会用各种手段来考学生,课前测验、课堂测验、课后测验,目的不是给学生排名,而是促使学生去提取自己的记忆,加深印象,找到差距。即使不是正式的学习,比如看一本非专业相关的书,也可以充分利用考试的手段,最简单的,在看完一个章节后,合上书本,问一问自己几个问题:刚才看的材料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是否认同这些观点?和自己已有的知识或经验能有什么联系?如果认同,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该如何运用?

6 如果读书学习很重要,为什么又会有书呆子?

为什么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不是道理的问题,而是自己的问题。如果把读书学习当作一种像打麻将一样的娱乐,做一个书呆子也未尝不可。但如果是求进步,那么读书学习只是一个开端,而不是结束。书呆子会热衷于书架上有多少本书,读书的速度,每年读书的本数,热衷于掉书袋,热衷于看到了多少干货,却不会去关注有多少知识和观念扎根到了自己的脑子,这些知识和观念有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自洽的、不断进化的体系,有多少观念付诸了实践。曾国藩是能带兵打仗的书生,每天写日记自我反省,反省的是实践活动该如何贯彻自己的理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说得不可能比古人好了。孔子和曾国藩需要每天自我反省,为什么我们就不需要呢?

7 是不是练习得越多,就学习得越好?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是流传很广的一个观念,它背后“刻意练习”的理论也是误解很多的一个理论。付出总有回报是让人心生安慰的,然而有效的练习却不是简单的重复就行的。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天才的个体经验都表明,有效的练习必须是主动性极高的练习,首先需要以退为进,划分足够细的模块,分模块、针对短板练习,其次,这些练习也不能是简单的重复,要富于变化、相互穿插,这些研究成果是反直觉的,人们总是觉得反复重复练习掌握得更好,而变化穿插的练习效果更差,这是一种难以克服的幻觉。真正有效的练习是高度消耗脑力的,不可能坚持过长的时间。

8 为什么看书总是记不住,理解不了?

最新的记忆理论认为,记忆的提取比记忆的初次生成更重要。每个人都能够过目不忘,问题是那些记忆的碎片散落在大脑中无法重新组织提取出来。唯一的办法是让它们彼此之间建立更多的联系,就像一个本来落后的村落,修了四通八达的水泥路,它就不会再是落后的村落。对不成体系的知识有很多小技巧,比如编顺口溜:“要记大月自有方,七前逢单七后双”,对成体系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所有的新知识都要尽量多的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建立联系,显然,这不是一个简单轻松的过程。很多人都有考前突击复习的经验,有时候还能取得不错的成绩,然而,这也是一种幻觉。没有经过艰苦的努力纳入自己体系的知识,依然会还给书本。

9 可不可以少睡一点来多学点东西?

成功人士的神话之一是他们只睡三四个小时,但是他们可以在飞机上补觉,可以在办公室弄一张床,他们作为决策层脑力活动是低烈度的,他们也可能只是在说谎。如果你是高烈度脑力活动者,比如研究生,写代码的程序员,那么牺牲睡眠除了让你可能早点死外,还会严重的降低学习效率。脑科学表明,神经突触的建立必须经过充足的睡眠过程。一切无法建立新的神经突触的学习都是在浪费时间。现代人的生活习惯越来越偏向晚睡,即使是孩子也会受这种文化变迁的影响。而孩子被作业负担压迫到睡眠不足,则是对脑科学的一种嘲讽。

10 学渣是如何诞生的?

在日本励志电影《垫底辣妹》中,女主准备高考但数学基础太差,补习老师的方法是从小学数学学起,这不是夸张,而是有真实原型的。体制化教育的缺陷在于,它不得不制定一个面向大多数人的标准,8岁时应该掌握怎样的语言,9岁时应该懂多少数学,这样总会有人掉队,这些掉队的人则很可能被打上各种负面的标签,也许到12岁时他才心智成熟适合学数学,但是已经没有这样的机会了,往往这些孩子自己已经对学习活动不再有任何参与感。欧美也会有那种根据小孩具体情况的混龄学习课堂,但如果一个12岁的孩子去学小学三年级的数学,家长和孩子的面子都会挂不住,或许这种情况下,补习班才是最好的出路。学习任何领域的知识,都得先慢再快,打好基础,学习就像修房子,万丈高楼平地起,勿在浮沙筑高台,我说得不可能比古人更好了。

11 为什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当准妈妈怀着宝宝的时候,准爸爸会在逛街时发现更多的孕妇,当你苦苦思索苯环的结构时,晚上可能梦见咬自己尾巴的蛇。当你在全力以赴思考一个问题时,即使你停下来,脑子里依然会有像后台进程一样的东西存在,你的感官会不由自主地去搜集相关地信息,你的梦境会去尝试各种方案。突破、灵感是自然产生的,却不是凭空而来的,它们只属于那些全力以赴后松弛的大脑。研究表明,天才也往往只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表现突出,他们的灵机一动、神来之笔,不过也就是无数刻苦的努力之后的自然馈赠。如果你想发财,但每天为此花的思考时间连十分钟都不到,又怎么可能天上掉馅饼呢。念念不忘之后的回响,是一个概率事件,但是我们可以提高这个概率。

主要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