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飞滔Todd | 次生进化

放弃教养,野蛮生长

本文为《园丁与木匠》的书摘和简评,推荐阅读纸质书或微信读书上的电子版。

《园丁与木匠》一书的作者,是儿童学习和发展方向的优秀研究者,心理学家、哲学家。本书的学术素养很高,一本育儿书,从进化论、哲学的高度来谈,还是比较少见的。

你是园丁,还是木匠

作者彻底否定了当前中产阶级主流的、焦虑的育儿模式——所谓“教养”模式。“教养”,英文词汇parenting,是一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才成形的词汇。是中产阶级兴起后,传统育儿模式无以为继后的一种潮流。也许这种模式在工业化生产中起到了正面作用,但是面对更加复杂的未来,必须反思。园丁和木匠在中文中未必是最佳的隐喻,木匠固然是打磨成型,但中国式园丁的杰作“盆景”也是有过之而不无不及。这里的园丁应该是允许植物野蛮生长的。没有一个“理想中的”孩子,对很多中国家长而言是要命的事情吧。养育中有两组悖论:依赖与独立,玩耍与学习,这并不是往哪个方向直接走那么简单的问题。

“教养”是一种糟糕的现代发明

“混乱是阶梯”,儿童的混乱是人类发展的阶梯,探索是儿童的天性,甚至可以说是儿童的使命,如果给孩子画好蓝图,定好条条框框,可以说是相当自负的行为,在原始社会不稳定的生活环境是如此,在当代和未来发展迅速的现实中也是如此。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中的“玉不琢不成器”,与工业文明下的“教养”似乎一拍即合,变本加厉,这种“教养”模式是一切按类似学校的条条框框来设计孩子,在传统教育中,还有基于亲子关系的直觉,而当下这种直觉甚至都让位于教条,比如孩子哭了要不要抱,父母都没有直觉的判断,而要遵从育儿书的指示,更不用说在“牛娃”攀比中的焦虑了。

童年,人类进化的关键策略

作者把童年的重要性放到了人类进化策略的高度。而现实中,很多家长只是把童年当作仅仅是不得不经历的成人预备期,他们盼望的是孩子快快懂事,成绩优异,不用自己操心。作者从进化论的角度分析人类童年的意义,我觉得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这种为童年的正名,不仅仅只是人文关怀,而是认知高度的碾压了。从“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开始,要么一辈子竞争下去没有在生活中幸福的能力,要么在某一时间点开始堕落,报复性追求快乐。

爱,持续进化的保障

作者讨论了三个层次的对孩子的爱:父母、祖父母、异亲,从进化论的角度阐释了人类以爱的形式突破囚徒困境,在基因与文化的层面都深植了照顾儿童的密码。不是因为爱而照顾,而是因为照顾而爱。我的体会是,当前的社会文化一定程度上是异化了这种传统。漫天的对“熊孩子”的过敏式的指责,对儿童这种不完全行为能力人,缺乏可预料性的恐惧,比如在飞机上指责哭闹的两岁儿童的母亲。整个社会的“教养”神话是:只要父母好好教育,再小的孩子也能像个大人一样乖乖的遵守公共秩序,而这恰恰是反人性的。

边看边学

这一章讨论孩子通过观察和模仿的学习。现存的教育体系不过几百年,只不过现代的中产阶级家庭父母适应了学校教育,又想把这一套尽早地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而对更加古老、天然地模仿学习则注意不够。有一种常见的解释是镜像神经元,但这只是一种偷懒地过于简化的解释。孩子的模仿非常复杂而精细,超出成人的感知(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就学会了)。首先孩子的模仿不仅仅是模仿过程,而是试图理解成人的意图,从中发掘因果关系,融入自己的思考,最终模仿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结果。如果成人表现得不像专家,孩子会更多的去芜存菁。而当成人表现得更像专家时,孩子会更多的模仿细节,有时候这不是一件好事。孩子的模仿还有社交属性,他们更倾向于模仿和自己更相似的人,模仿那些有仪式感没有实际作用的动作,来使自己融入一个群体。对当代父母的启示在于,中国古语“身教重于言传”永远都不过时,与其整天嘴挂在孩子身上,不如做好自己,和孩子形成良性的互动,给孩子参与家庭乃至社会的的活动充分创造条件。

边听边学

这一章讨论孩子如何通过语言学习,这是人类远远超越其它动物的地方。孩子会听成人说,但也不是全盘接受,他们会判断成人是否值得信任,这种判断基于很多因素:比如说话的人是否自信,说话的人是否是领域内的专家,和说话的人的关系如何,总的来说,需要建立信任。孩子爱问为什么,在绝大多数时候是他们真的想去探究世界的原理,在很多时候,直接问是比观察更加高效的学习方法,比如要知道为什么会下雨。我们不能糊弄小孩,也不用担心偶尔答不出来,因为他们探究的热情是很高的。孩子会从成人的用词中总结出偏见来,比如“日本人都很坏”和“有些日本人很坏”是完全不同的效果。父母要做的不是试图去教什么,而是保持良好的互动,在谈话中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多回答为什么,也可以多问孩子为什么,多让孩子和更多的人交谈。这种问答构成的是真实的生活,而不是刻意的,由于孩子的敏感性,父母不可能一直假装博学,假装公正客观,一切只能是真情流露。

边玩边学

玩耍的作用很难测量,因为一旦去测量,可能就不是玩了。不仅人类,凡是智能发达的动物都喜欢玩耍。有一种常见的玩耍方式是打闹式玩耍,小狗的相互撕咬,孩子间的身体碰撞,这类游戏可以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据我观察,当前中国的大部分家长对这类游戏是禁绝的,看见孩子之间有点身体冲突,大人都要开始打架了。玩耍受好奇心驱使,孩子玩耍有点类似科学家做实验,有假设求证、随机探索。人类比其它动物更善于假装类玩耍,这是一种反事实的推理能力,构建一个虚拟的、有一定逻辑的世界,文学作品也有这样的力量。善于假装的孩子更能理解他人的想法,甚至有很多小孩会有一个假想的朋友,这常常会吓到成人。在孩子的玩耍中,家长应当做支持而不是做引导,引导往往会断绝孩子自己的探索想法,变成对成人按部就班的无聊模仿。家长能够积极主动去做的是创造一个有更多东西可以玩的的环境,但是,这不一定取决于花多少钱,比如一根棍子可能就是很好的玩具。其实成人只要放下架子,不见得就不喜欢参与孩子的游戏。

边练边学

这一章主要讨论学龄儿童和学校教育。学龄这个概念是基于学校教育的,但是儿童的心理发展确实有这样一层变化,从探索式学习为主过渡到掌握式学习为主,为成人生活奠定基础,掌握式学习需要练习,是一种对脑神经的重构,这个过程是把技能变成下意识状态的,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一种退化。当前的学校教育,是伴随工业化生产产生的,并不是什么人的常态,在此之前,更早的教育都是学徒式教育,这种模式在当前依然在某些领域发挥着主导作用,比如体育和音乐的学习。学校教育培养的是善于上学的人,集中课堂授课的形式需要儿童有很高的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在从古到今的现实中,不见得是一种优势能力。但是美国的现代教育体系越来越把那些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儿童定义为多动症,中国也是这个趋势。在集中注意力这个特征谱线上,每个儿童所处的位置都不一样,这不过是一种进化的多样性,作者倡导学校应该适应各种不一样的儿童,而不是给孩子喂药吃。从进化上看,青春期是人类迈向成年人的一个过程,关乎人的动力机制与控制机制,青春期的儿童更容易受同龄人评价影响,更加看重那些冷静的成年人觉得匪夷所思的奖励,当代的儿童青春期到来提前了,但他们却远不如学徒模式中成长的儿童有真正的工作经验,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做出真正有意的成就,一个孩子想把科学家作为职业,却只能在二十多岁后才能真正的接触科学家一起工作。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一样,也应当是园丁模式,但现实却更多是木匠模式。

科技与孩子的未来

你的孩子是信息时代的原住民,而你自己则只是个移民,看到我孩子话都说不好却能熟练的操作iPad,我对作者的判断深表赞同。当代父母对科技的恐惧并不是新的恐惧,苏格拉底就对文字书写这个当时的新科技表达过深深的担忧,而且他的担忧成为了现实,我们更加依赖文字传承,而不是口头传承,但是人类的文化没有毁灭,反而更加发扬光大。科技会把下一代人带向何处,我们唯一确定的答案只能是不知道,试图控制孩子的一切,安排好他未来的人生,是多么可笑的事情。青少年在新的文化下成长,他们面临和过去一样的人际交往的各种难题,甚至更甚,需要面对网络陌生人的恶意,这一切无可避免的滑向的未来是这一代人的命运。身为家长,我们能做的不是控制,但也不是所谓的顺其自然,而是做好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孩子在传统中长大,汲取营养,又会有自己的创新,我们可以继续和孩子一起读书,但也绝不可能与电子设备隔绝,因为这个世界的真实面目就是这样。其实写到这里,会有一些伤感,说到底还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有一代人的哀与愁。

养育孩子的意义

从哲学上讲,无法界定养育孩子的意义,因为生孩子之前和之后的你根本不是同一个人,多元化的价值观会尊重丁克的想法,但是永远不要假装那些你不曾拥有的是不值得的。从社会发展来看,当前的社会运作方式对亲子关系是有伤害的,父母的工作与孩子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社会不奖励对孩子的养育,孩子成为成人竞争的负累。在过去的熟人社会,社群的成员都会善待儿童,而在冷漠独立的城市生活中,这些都不存在了,有的只是对儿童要表现得过早成熟的压力,网络上对熊孩子毫不留情的打杀,起因固然是某些家长的巨婴行为,但也折射整个社会对儿童的某种歧视。在熟人社会无可避免的解体后,政府、社会必须承担起养育孩子的责任。无论是养育孩子还是赡养老人,整个社会都需要重新思考,在赤裸的经济利益衡量之外,还有没有其它需要考虑的问题?

为人父母是在一系列矛盾中寻找平衡的艺术

我觉得好的育儿书都给不出笃定的答案,这本书的结论也是如此,因为这才是真相。每天,我都会对我的孩子提或软或硬的各种要求,有可能是他干扰了其他人,有可能是单纯觉得怎样做对他更好,然而我每天都在怀疑自己对他的要求是否合理,是否必须,是否是自己自作多情。以如何、怎样开头的育儿书数以千计,数以万计,它们往往都笃定的给你方法,然而,只要你会反思自己,面对孩子时,你永远都不会那么笃定。再专制的家长也会承认自己希望孩子有朝一日能独当一面,但幼小的孩子也确实需要父母的帮助,这种依赖与成长独立的矛盾是永恒的,是没有万能解决方案的。我的体会是,孩子不是瓷器,不会因为一两次父母的错误就粉身碎骨,但可怕的是父母的笃定:这样一定是为你好,没有反思将是一切悲剧的起源,好的育儿书比如这一本为你的反思提供思考的起点,但读完它一切才刚刚开始。